着力增投资、调结构、稳增长;着力优服务、促改革、谋创新;着力治污染、补短板、提品质……近日,邢台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首场“喜迎二十大·邢台新跨越”新闻发布会,信都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成立两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今年发展目标思路以及“十四五”发展规划。
信都区成立于2020年6月,由原桥西区和邢台县合并而来,拥有深山、浅山、平原多种地貌,城市、县域两型经济,总面积194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0万人。信都区拥有“四大名片”:一是文化名片。该区是邢台古城最早的发祥地,有“殷商之源、祖乙之都、邢侯之国”之称,是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的故里、邢氏宗族的发源地。二是绿色名片。该区是省级森林城市,森林覆盖率达47.8%,其中山区植被覆盖率超90%,负氧离子含量1.36万个/立方厘米,被誉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三是红色名片。该区是革命老区,抗大曾在浆水办学,邓小平、刘伯承、徐向前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此战斗、生活。四是产业名片。该区是全市的金融中心、装备制造业强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浆水苹果、邢枣仁、太行板栗等地方特产享誉全国。
近年来,信都区着力增投资、调结构、稳增长,实力信都取得新成效。2021年GDP、公共财政收入分别达到346亿元、32.5亿元,均居全市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44亿元,全市第一;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4.1∶46.4∶49.5,规上工业增加值、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提升2.2个、3.3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集群入选河北省特色产业集群、营业收入突破300亿元大关,“两汽一拖”复兴在即;两年时间实施项目497个,争列省重点项目14个、市重点项目84个,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31亿元,发展质效不断提升,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着力优服务、促改革、谋创新。信都区推行政务服务就近办、网上办、自助办,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32个项目“拿地即开工”,市场主体新增2.9万家、总量达到6.5万家;成功申报10个国家级和省级改革试点,在国家和省改革经验交流会上7次作典型发言,全国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工作全省第一;出台支持大众创业、鼓励科技创新等系列政策,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分别新增270家、24家,总数分别达到390家、57家,省级以上众创空间、星创天地新增4家,总数达到14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比例达到33.8%,引进大专及以上人才2万名,科技创新综合排名蝉联全市第一。
着力治污染、补短板、提品质。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空气质量创近年来最好成绩,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全部达标,“河河有水、河河水清”逐步显现;中心城市成长不断加快。拆违拆迁200万平方米、领跑全市,投资百亿元实施各类城建工程229项;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大力发展苹果、酸枣等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3亿元;被命名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全域示范区;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1896公里,全市第一。
着力兴文化、创文艺、促文明。积极打造“全民阅读·书香信都”品牌,开展文化惠民演出1500余场,一大批文艺作品深受好评;深入推进省级文明城区创建,134个单位被评为市级以上文明单位,12人获评“河北好人”,2人被评为“中国好人”;借势北京冬奥会,带动全区32万人参与冰雪运动,实现村(社区)健身器材全覆盖,获评全国百强健走示范区、河北省体育工作最佳区、河北省首批冰雪运动示范区。
着力办实事、惠民生、强保障。养老、工伤、失业保险稳步扩面,城乡低保、残疾人保障等底线民生保障水平逐年提高,被命名为省级卫生城市;扎实推进学校建设三年提升,新改扩建幼儿园12所、小学6所、中学4所,新增学位1.3万个,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6.7%,农村学前教育实现全覆盖。
着力防风险、保安全、守底线。实行联防联控、群防群治,认真落实应急性果断措施和常态化防控策略,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科学依法防汛抗洪,全力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将97个社区重组为31个大社区,社区“六位一体”管理模式获评省级试点,“一中心四平台”社会治理现代化经验做法全省推广,被评为平安河北建设示范区。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乘势奋进之年。今年以来,信都区抓投资、上项目、促发展,聚力点燃高质量赶超发展新引擎;高标准、高规格、高质量筹办好市第六届旅发大会,倾力打造全域旅游发展新优势;实现改革创新、城乡建设、生态环境、民生事业、社会治理新突破,竭力满足群众新期盼;全力抓好一跑三争、综合治税、国有资产盘活、矿山河砂治理、园区提级扩能、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致力在破瓶颈、补短板、激活力上展现新作为。
“速度+质量”双提升、“园区+集群”双支撑、“改革+创新”双驱动、“企业+项目”双增长、“城市+乡村”双引擎、“环境+民生”双改善……“十四五”期间,信都区将重点在这6方面发力,着力建设实力信都、活力信都、美丽信都、文化信都、幸福信都、平安信都。( 刘俐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