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日前举办的第四届平台研究学术工作坊,聚焦“平台社会与数字中国”这一主题,与会者从平台劳动、性别政治等视角展开了富有成效的讨论。本次工作坊集中讨论了平台控制与劳动主体解放、智媒语境下的性别政治等议题,不仅拥有理论上的洞见,也颇具现实关怀,除了对草根群体的关注,也聚焦孤独症、老年人等社会群体。学者们利用多元视角,为数字化时代所遭遇的各种现实风险与挑战,提供了可能的治理对策。

■井常灿 马中红

数字化和平台化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进程。2023年9月2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深圳大学传播学院、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苏州大学传媒学院联合举办了第四届平台研究学术工作坊,聚焦“平台社会与数字中国”这一主题,与会者从平台劳动、性别政治等视角展开了富有成效的讨论。

隐蔽复杂的劳动控制与灵活的劳动群体

平台控制与劳动主体解放是平台劳动议题下不可或缺的重要议题。伴随平台技术的不断演化、发展,平台及其关联的各种社会关系组成合力,更加隐蔽、复杂地控制、形塑着平台劳动者的劳动观念和行动。

厦门大学博士生舒竞,上海大学教授易前良与苏州大学博士生潘莹,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生杨仪,浙江传媒学院副教授王喆与研究生贺果沙等学者,提出了“认同游戏”“情感‘家’工厂”“预制同意”“关系工作”等概念,来阐释理解平台及其关联的组织机构、群体如何通过大数据、技术、话语、关系等手段,将自身的意识形态嵌入劳动控制。更重要的是,劳动者也在此种柔性的规训中,无意识地陷入了资本和平台的算计之中。

然而,劳动者并非全然受控于平台及与其相关的各种权力关系,劳动主体性的内涵与意义逐渐开始被更多研究者关注。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生李采薇、上海师范大学讲师蔡润芳与硕士刘雨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讲师彭步云等青年学者分别考察了网络主播、出租车司机等群体,发现这些平台劳动者通过成为跨平台数字零工,累积数字技术资本、关系资本、声誉资本等方式,对抗平台结构性的压制或不稳定的平台劳动。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孙萍、中国社科院大学硕士生陈欣欣与宾夕法尼亚大学硕士生廖文钰,从传播、媒介与劳动的角度切入,探究平台化劳动与既往劳动历史的关联。技术中介下,劳动边界越来越广泛、普遍,劳动模式也逐渐转变,这种梳理为我们从历史的视角理解平台劳动,解决现实劳动问题提供了可能。

智媒语境下的性别政治

本届学术工作坊中“智媒语境下的性别政治”板块颇受关注。与会学者围绕平台与性别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并集中观照平台劳动、游戏玩家、身体实践等研究主题,以求推动理论与实践的共同发展。

性别与劳动研究历久弥新,数字平台介入其中时,研究者们以更加细腻和扎实的田野调查,揭示了平台劳动过程中复杂的性别权力关系。河北大学副教授朱琳发现,为了让冰冷的机器人变得如儿童“玩伴”一样温暖有趣,作为“智伴妈妈”的女工程师在机器人的研发过程中付出了大量的情感劳动。然而这种“爱”的表达却不断被隐形和贬值,人工智能行业中不平等的性别劳动分工形势仍然严峻。

随着女性游戏玩家队伍的逐渐壮大以及众多女性游戏社群的萌生,研究者们针对这些现象展开了经验研究,并试图看到在虚拟世界中性别权力变革的潜力与局限。中国政法大学讲师滕乐与中国政法大学本科生雷璐楠考察了一个“女性玩家联合会”。她们认为女性玩家社群的建设与生长是其在电子游戏领域反抗性别霸权的另类尝试。苏州大学博士生井常灿则认为通过与硬件技术物、算法逻辑及符号文本表征三者构成的游戏技术系统的交互,女性玩家能够建立“硬核”的技术型身份认同,以男性为中心的游戏界面文化被打破,属于女性的界面文化与权力得以流动和重构。

之江实验室智能社会治理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赵宇超、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本科生廖欣宇则从宏观视角试图拓展性别研究的理论进路。他们提出“性别平台化”概念以理解平台作为一种规范、权力、位置如何嵌入、组织、架构了性别关系和性别身份。

学者们对于平台与性别复杂的互动和协商过程的考察,不仅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推动智媒语境下女性主义理论的发展,也有助于丰富现实生活中的性别议题、促进社会性别平等。

平台化进程中的特定群体

平台化进程快速推进,不仅影响着城市发展、青年群体的表达与生活方式。草根、老年人等群体的问题与声音也应被关注。苏州大学教授马中红与苏州城市学院讲师吴映秋,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生王楠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治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何晶等学者,关注到短视频平台的“新农人”、卡车司机群体,发现平台对流量分配机制的不平等,审核、封号等一系列规约,造成了“流量鸿沟”。关注此类群体的问题,是我国建设普惠数字社区、数字中国必须面对的困境。

也有学者对平台与草根的关系持比较乐观、积极的态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讲师曹钺与重庆大学博士生陈彦蓉,认为平台化进程对文化生产领域的重构促进了草根创意工作。北京大学博士生张文杰则以县城的出租车司机为研究对象,发现平台的“地方化”是一个大型技术系统及其背后的垄断资本与地方原有基础设施、经济结构、制度环境及文化习惯的对抗与调适的过程,应当立足具体的行业环境和地方经验,观察多元主体的行动策略。

除了对草根群体的关注,也有学者聚焦孤独症、老年人等社会群体。深圳大学助理教授任玉琛与深圳大学硕士生李婷关注孤独症家长博主为何以及如何与具体的算法情境展开互动,深入剖析新媒介赋权下弱势群体与具体媒介情境构成的关系系统。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徐婧与硕士生何苗则以网络相亲直播间中老年人为案例,试图描摹数字媒介中介下老年人亲密关系的变化。未来,优化平台的运行机制,是数字平台发展的应有之义。

本次工作坊不仅拥有理论上的洞见,也颇具现实关怀。来自法律、劳动等研究方向的优秀学者,从政策、法条、平台自治的多元视角,为数字化时代所遭遇的各种现实风险与挑战,提供了可能的治理对策。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媒体法研究中心主任罗斌教授,中山大学博士生赖鸣华,中国人民大学讲师赵磊、教授杨伟国与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陈龙等学者,分别从国外经验、政府介入、第三方组织管理等具体的措施出发,为当下平台治理与社会责任承担提供了可行的路径参考。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传媒学院)

推荐内容